第一百十八章 辽东决战 (四)(2 / 2)
只是因为芦苇制作的轻箭杆,杀伤力差了点,要五六支击中一个人才可能致命,对于披甲的更是需要三四倍的数量才能形成有效杀伤。这也是第一次投入实战,还有测试性质,看来箭簇将来还需要改进。
当然东江军最擅长使用的是火器,毕懋康主持设计的初代燧发枪优先装备了东江军,只是改变了击发方式,有效射程和杀伤力还是和鸟铳差不多,一百五十米。还有各种火炮不同射程配合使用,远程、中程、近程打击和近身格斗无死角配合,根本没有弱点。
论单兵战斗力,这支后路军其实可以以一敌二,甚至以一敌三,配合成军更为强大。因此,建虏的七万主力猛扑过来厮杀,就像是撞上了铁壁,前几波冲击之下,建虏甚至一时陷入了惊恐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之前建虏经过的最惨烈的野战就是天启二年的浑河之战,不过浑河之战的明军装备远没有这支东江后路军精良。毕竟其中的白杆兵装备使用的只是单一的长兵器,而这支后路军长兵器、短兵器、火器、远程打击武器都精通,配合天衣无缝,战斗力和作战效果已经超过了浑河之战的浙兵和川兵。前几轮冲杀下来,建虏死伤惨重,而东江军的伤亡轻微。
想必在后金军中亲自指挥的皇太极也已经明白过来碰上了硬茬子,知道已经犯了巨大的错误,本来想从东江军最薄弱的环节突破,结果却碰上了最坚硬的地方。不过已经开始了交点,也只能继续硬拼下去了,否则就会军心动摇,这一仗就彻底溃败了。
即使再难啃,建虏也必须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至少目前在百洛山这个战场,后金还占有兵力的优势,是七万对三万。现在不硬拼,等前军和后军赶到了,失去了唯一的优势,就完全没有机会了。这支东江军战斗力再强,只要长时间作战下去,体力也会一点点被消耗,等到体力耗尽,就能战而胜之。就像当年浑河之战凭人数优势堆垮了川兵和浙兵一样。
皇太极改变了策略,命令把军中裹胁的剃头辽民换上八旗的军服,给一些简单的兵器组成炮灰军团,驱赶上前冲杀,死了一批再换一批,也消耗东江军的体力和锐气,然后后金兵再轮番冲击。这次不再是猛冲猛打,而是尽可能使用楯车在前面遮挡掩护,尽量减少伤亡,上去稍微冲杀一阵就退回,再轮换其他批次冲击。
这也需要八旗兵训练出色,进退严明才能使用这种战术,否则指挥稍有混乱,这种批次冲杀一阵就退回轮换的做法,很容易把有序退换变成恐慌式的溃退。这样作战了五个小时,东江军体力比起一开始已经有些下降,战略也有所削弱。除了两台机械滑轮组发射的三弓床弩,其他人力、半人力弓弩射程已经缩短了不少。近战格斗的力量也有减弱,只是火器射击还和先前一样猛烈,携带的火药和弹丸相当充足,这个和体力没有关系。
虽然这时候冲击还是会有很大伤亡,但是时间不能再拖下去了,等到东江中军和前军回援,这一仗就输定了。只能咬牙命令八旗军再次全力冲击明军防线。后金士兵也都知道这一仗关系到后金的存亡,这是战前动员就说清楚了吧,如果输掉就全完,也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红着眼睛,咬牙切齿地拼命上前冲杀。
之前杀伤效果不好停止的三弩床弩,这时候却又重新击发了,狂风暴雨一样的箭幕再次倾泄向对方,加上威力不减的鸟铳火炮的轰击,箭射刀砍枪刺又重新凌厉了起来,刚才后金军攻击力度减弱,东江军的反击力度也有过收敛,保持能挡住后金军的力度。现在后金军攻势加强,东江军的反击力度也相应加强了,后金军伤亡再次大增。
在前线指挥的后金将军见到这种情形都有些心寒胆怯,生出退意,后来后面高处查看战场情形的皇太极知道这时候再撤退,士气就彻底崩溃了,怒吼地下了死命令,敢后退者格尔无论。阿济格、岳托等贝勒也都被他派到前线压阵督战。鼓舞士气说对面的东江军已经力竭,现在不过是强弩之末,回光返照。
这样又激战了三个小时,后金军伤亡惨重,原来的七万兵力,已经死伤了两万多人。随着时间拖得越长,皇太极越来越着急,这样拼下去,吃不下这支东江后路军,前军和后军杀回来就大事不妙了。命令豪格的两千五百精兵也杀入了阵中。
这时候东江军已经连续作战将近一天了,体力也确实有所下降。毛承禄估计按作战计划,前军和后军也差不多快到了,再和前面的后金军死拼伤亡也会越来越大,没有必要,只需要等到援军到达就行了。就下令暂时向后收缩阵线,利用后面更加狭窄的地形来抵御后金军的猛攻。
皇太格观察到这种情况,就以为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必须抓住战机,就起身在几百个护卫士兵的簇拥下,上了马背拔出腰刀,高喊自己亲自上阵厮杀,随即带领直属于他的七千五百后金兵精锐冲上阵前,其他后金兵见到大汗亲自上阵,后来很疲备了也精神振奋,陷入狂热状态,又拼命上前冲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