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还得薅一部(2 / 7)
因为当时的中国电影市场急剧滑坡,年度票房从1990年的20几亿将滑落到1993年的不足10亿。
当时录像厅横行天下,观众宁可进录像厅看劣质录像带上的港片,也不愿意进影院去看国产电影。
为了解决电影市场崩盘的难题,大陆开始学习海外的先进经验。
当时的香港导演协会的会长吴思远,向广播电影电视部的田聪明部长提出了票房分账制度的建议。
一般认为中国第一部份账大片是好莱坞的《亡命天涯》,但实际上是思远影业跟北影厂合拍的《黄飞鸿3:狮王争霸》。
从1994年开始,中影公司和好莱坞达成协议,每年进口10部好莱坞电影,以票房分账的形式放映,当时的分账比例是10%。
1995年引进的《真实的谎言》成为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让观众明白,什么叫做“大片”,施瓦辛格也成为中国观众的第一代偶像式英雄。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将分账电影的数量增加到20部,分账比例是13%,协议有效期为10年。
……
在这个时空,由于杨叶的乱入,由于他所做的特殊贡献,中影已经在1986年取消统购统销,改为分账制度。
中国大陆每年向香港引进二十部电影,其中十个名额给白杨影业,十个名额给银都机构。
杨叶早早拿到了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入场券,每年都会在内地创造近十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
而内地的八大电影制片厂日子也比原时空好过不少。
这使得中国大陆的电影市场不仅没有像原时空那样疯狂滑落,反而顶着录像厅的影响,略有增长。
1991年,内地电影市场增加到了28亿人民币的规模。
这点钱对于好莱坞来说虽然并不多,但亮眼的增长速度还是吸引了好莱坞的目光。
毕竟中国有着11亿人口,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前途无可限量,他们也想进来分一杯羹。
对于杨叶而言,他并不抗拒好莱坞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哪怕这意味着白杨影业要跟好莱坞正面竞争。
至于中国大陆,杨叶揣摩着,他们其实也希望放头鲶鱼出来搅局,避免香港电影一家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