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楚英能不能不要回来了啊(2 / 3)
甚至于,北戎狼王率残兵狼狈北逃,却正面遭遇了徐延在北边收拢的残兵,残兵对残兵,北戎狼王却是一点好处没讨到——
他倒是想摆开阵势和徐延做上一场,可一方面己方已经被一点亏不肯吃的徐影揍出了心理阴影,而对方也知道了长安城守卫战的情况于是士气大振;
另一方面,北戎狼王这次一哆嗦是带了北戎能带来的几乎是所有的有生力量,他再清楚不过北戎是不可能有什么援军的,是死是活就看自己了,可大魏的追兵随时可能和徐延汇合呀!
惹不起,溜了溜了!
北戎狼王的逃命之旅,显得非常狼狈。
史书写这种东西一般都会比较克制,给北戎狼王留了一定的面子,说的是“独骑逃回北戎”,但想也知道,带着数十万大军出国干仗,末了一人一骑回北戎王庭,那该是何种的狼狈和“近乎丐也”。
于后世历史研究者眼中,探索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千年来相爱相杀也好,探索中原王朝的武德变迁情况也罢,甚至是恋爱脑一点地探讨徐皇后对端明帝(楚英)到底是不是真爱,都绕不开此次战役。
但有一个角度是非常刁钻,且几乎没有人反驳的。
史官在写皇后安排的时候,用了“诏”这个字。
这是只有皇帝能用的,是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那个“诏”。
在此之前,皇后下的命令都是和太子一个级别,称“教”。
并且后世公认,相比起说好了不能偷看史官都记了自己什么,但都会明示暗示让史官记得温柔一点的皇帝们,徐皇后是真·不care史官们都写了什么东西,在她掌政的时段,该给史官们什么待遇就是什么待遇,但她从来没有多给史官一个眼神,更不要说对史官们的那支笔有什么非分之想。
换句话说就是,史官用这个“诏”字,要么就是当时皇后掌政已经让他们觉得非常正常了,乃至于自然而然就用了只有皇帝能染指的字眼还没校对出什么毛病,要么就是虽然史官知道“诏”这个字不妥当,但他们就是觉得皇后配得上这个字。
无论是哪一个原因,这都是女性在政治权力上的一次巨大进步,于历史学上或许价值不大,但在后世社会学的研究里,关于女性意识的觉醒篇章里,这个字,举足轻重。
不过那都是很多年之后的事了,且说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