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光辉岁月(1 / 4)
季宇宁蕞后也认为,管理一个国家太复杂了。可谓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提起。
季宇宁觉得现在不妨从市场的主体企业入手,一个企业没有活力,国家的经济就没有活力,现在的国企没有在开放的环境中竞争的能力。一是包袱重,二是管理不科学。
另外像乡镇企业其实也可以放开,不要仅仅局限于一些很小的经营领域。农村农民靠农业收入是很难致富的。
其他非国有的企业类型也可以逐渐放开,先让大家挣钱是真的。
还有以前的一些规定已经不合时宜了,像所谓的投机倒把。
对于目前的立法的进展季宇宁觉得还是太慢了。这两年会有商标法,专利法。前世民法通则会一直到8年代后期才出现。而像著作权法公司法劳动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等等,也都是9年代才出现的。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能力来帮助国家。比如现在国家缺乏外汇,缺乏创汇的能力,那么他利用他的凤凰企业中比较小的一个板块,也就是菲尔玛,可以加大在国内采购中心的建设。让更多的企业能够持续从外部,从出口中获得收益。
另外国家现在正在经济建设中,像一些教育文化方面的投入,恐怕有的时候会力有未逮、很难兼顾。
因为他觉得他自己有义务在这些方面做一些贡献。比如他将设立希望工程教育基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
当晚,这两老一少聊得非常投入。季宇宁把一些前世的记忆变成他有理有据的判断。而且,他在交谈中对于自己的判断是非常的自信,这种自信也影响了坐在他对面的两位老爷子。
前世有些事情,像房地产怎么搞,国有企业怎么改,都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做了大量的无用功。
像国企的小改几乎是想了所有的措施,试来试去,才发现蕞后都不见效,一直到前世的98年才真正开始搞现代企业制度,可是那个时候,当很多人唱着刘欢的那首从头再来的时候,那种心中的痛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
他希望这一世的华夏能发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
9月22日,周三,这是季宇宁在上沪的第三天。
上午,他来到了位于徐汇的上沪交大。上沪交大的正门也是它的东门,在华山路上。
这个时代交大所在的徐家汇地区还是上沪市的西南角,是城乡结合部,周围还是农村的感觉。还不是后来的那个著名的徐汇商业区。
交大的大门很气派,这是一个歇山顶,绿琉璃瓦的中式大门,交大的人一般称它为庙门。门前还有一个校门桥,不过河已经填平了。
交大的一众校领导已经在门口等候他。他是交大这几个月来,来的第二位财神爷。
6月份来的,那是季宇宁的包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