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官是官,吏是吏(2 / 5)
可以,自从吏部设立以来,到元一朝,吏部才是真正的“吏”部。
自古以来,通常把官吏作为帝国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
但实际上,随着历史的进程,官吏的区别越来越大。
官是官,吏是吏,泾渭分明。
秦汉时期,官吏以俸禄多少来区分,两百石以上的叫做官,两百石下叫做吏。
晋朝时,官吏以出身背景来区分,官只能是士族子弟来做,吏就无所谓了,谁干都校
当然,这都是通常情况,特例的不算。历史上亦有不少人,凭借不世之功封侯拜相,比如卫青。但毕竟是极少个例。
隋唐时期,官吏以能不能考上科举来区分。能够通过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的叫做官。否则就是吏。
官是帝国任命的,有编制、有品级,其俸禄由中央财政供养。
吏是由地方长官,或者是中央各机构长官招募的,无编制、无品级,其俸禄由地方财政或中央机构自筹解决。
官是铁饭碗,无罪不能免;吏是临时工,随时可解聘。
但是随着科举考试的门类越来越少,内容越来越窄,官不但不会解聘吏,反而越来越依赖吏。
发展到最后,在地方上,没有官其实无所谓,没有吏可是万万不校
原先的时候,精通算术、法律、水利等人才,也有机会通过科举,选拔为官。
但随着理学的兴起,这些人才再没有机会当官,最多只能为吏。
因为到最后,朝廷开科取士,只要理学专家当官,别的人才一律不要。
南宋宋理宗时期,经过理学家改编、注释的《四书》,被朝廷正式定为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