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鬼之诅咒(4 / 7)
观众也最爱看这种。
事实上,包括电影、电视剧在内的艺术作品,和综艺一样,也是在用稀缺和失去考验主角,并让观众看到。
因此,有悲观者声称,观看电影等作品,就是在看别人受苦,这是一种罪恶的情趣。
为什么我们喜欢看其他人稀缺、失去?喜欢看别人受苦受难?
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有人给出过一种解释,生物想要生存下去,就要避免稀缺和失去。观察模仿是学习的最好方式,而观察别人处于稀缺和失去的状态,也是在教育我们,如何避免稀缺和失去。
电影、电视剧、综艺,其实是一种深度的、不自觉的学习。
我们常常能听到,有人看电视电影多了,总会幻想生活在其中,幻想自己能够改变主人公的稀缺状态。
而这种幻想改变的状态,就是最深刻的代入感,就是入迷的表现。
当然,这些大道理对于现在的冯广健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和嘉宾互动时,抓住对方的“稀缺和失去”的时刻,并且挖掘下去。
挖的浅薄,就是搞笑综艺,挖得深入,就是《艺术人生》,挖到别人祖坟上,就是赵本山经典小品《捐助》。
和学生们的聊天总是愉快的,而他们的“稀缺”时刻,也不像步入社会的人似的那么深刻。
有人的忧虑的是成绩距离自己心仪的大学还差一截,每天学习,分数也无法提高,所以很焦虑。
有人的苦恼是睡不够,每天6点起床,晚上12点才睡,黑眼圈比熊猫还大,他觉得自己快疯了,希望高考赶紧过去,希望自己能好好睡个觉。
有的人——是个女孩——每天专注于学习,从来没有打扮过自己,也没有进行过身材管理,看到别人谈恋爱,总有种青春正在浪费了得紧迫感,她希望考上大学后,能把自己收拾成一个美女,然后抓紧时间,谈一个甜滋滋的恋爱。
大家的烦恼各不相同,但即便小小的,相信也是观众爱看的。
如何在这些提问中抓梗、搞笑呢?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假设被采访的嘉宾会将来会继续受苦。
比如,担心考不上心仪大学的同学,可以说他,考上大学将来也会失业(不是
希望睡个好觉的学生,可以说他,上来大学天天通宵打游戏,照样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