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二次大礼议(4 / 5)
……</p>
……</p>
朝议结束。</p>
杨廷和回到文渊阁。</p>
内阁几人都在,甚至连袁宗皋也在。</p>
杨廷和毫无避讳当众拍起了桌子:“哪儿来的观政进士?为何会有如此罔顾人伦的奏议?难道礼部之前的决桉,他没听到吗?”</p>
在场几人都看出,杨廷和怒气满盈,连避讳袁宗皋这个新皇嫡系都没法做到。</p>
就像是故意说给新皇听的。</p>
袁宗皋只是摇头苦笑了一下,没有搭茬。</p>
在王府时,袁宗皋几乎掌控一切,但自从跟着新皇到京城后,他就哑火了,最近存在感极其薄弱,朝堂上几天都不用他说一句话,新皇最初偶尔还召见他,跟他商量点事情,而进入六月后,新皇对他直接置之不理,放任自流了。</p>
连袁宗皋都搞不清楚,自己跟着新皇来京城干嘛?</p>
为了混个内阁大学士的名头?</p>
蒋冕道:“介夫息怒,如此论调,其实在民间士子中多有流传,大明风气开放,新皇登基后又对士子宽仁,虽说士子不得妄议国事,但现在……”</p>
大明的规矩,普通读书人不允许议论国家大事,乃建国时明太祖钦定。</p>
为的是防止读书人造反。</p>
这种控制舆论的手段,在明朝初年执行得非常严格。</p>
但随着文官地位提升,自宣德后内阁权势日益增强,孝宗后文官更是得到极大的优待,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这就让文人治国的趋向更加明显,以至于到现在民间不管是否读过书,都会议论朝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