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秦以何亡(周一求票票~)(3 / 4)
而巧合的是,汉代的缔造者刘邦同样属于务农出身(虽然他不太喜欢干农活。
于是不出所料,这些起义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民起义”,将其视为阶级冲突的证据。
我们知道的是,最先开始反叛二世皇帝的,的确是由犯人、逃亡者、受歧视的商人、赘婿等组成的亡命之徒。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秦末爆发的起义已经属于了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阶级斗争呢?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因为在这类斗争中,参与者应该明确具有本阶级的“阶级团结”觉悟,以及阶级间的“阶级矛盾”觉悟。
一个有力的反例是秦将章邯成功地利用了释放的囚犯,打退了陈涉的农民-囚犯部队的进攻,而不久陈涉丧生时,杀死他的也不是敌人,而是他自己的战车驭手。
另外一个例证就是,当“陈涉农民起义”胜利之后,被压迫阶级的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和持久的改善,汉代以及之后的朝代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这样的改善要到真正的无产阶级胜利之后才会来到。在这之前,中国人民还要忍受两千年之久。
最后一个观点是扶苏结合了上述所有观点中的可取部分糅合而成的。
那就是资源的过分紧张。
经过了长达数个世纪的血腥战争,当秦突然从诸侯国发展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时,它承担的任务太多,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期中完成。
其实在始皇死之前,国内的紧张局势就已经屡见不鲜了。这样紧张局势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统治者频繁地遇刺。
刨去荆轲刺秦,在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有史料记载的刺杀就有两次。
公元前218年始皇东游时,有盗惊驾,尽管下令在全国大索1天,仍然未能找到。这就是据传由张良(实际很可能不是策划的博浪沙事件。
另一次是在公元前216年始皇只带了四名士兵在咸阳微服夜行时遇到强盗,遇到了极大的威胁。这一次,始皇下令在秦都周围大索2天。
而比这次刺杀或许更能体现当时紧张局势的一点是:同年一石(接近2公升粮食据说价值16钱,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数目。
导致物价飞涨的重要原因当然是因为资源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