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咏絮“堂上燕”(2 / 3)
在决定东晋生死存亡的淝水之战中,正是谢安指挥,谢石、谢玄和谢琰率军,八万晋军大败前秦苻坚二十万军队。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北魏趁机重立代国。
而这次大胜,也让谢家从一个普通士族一跃成为当时可与司马共天下、与琅琊王氏并列的南朝最高名门望族。
陈郡谢家治学严谨。
南地世家大族的子弟们,无论男女,无论是否出仕,皆是满腹诗书,才华横溢。而据说,陈郡谢家的宰相谢安,经常聚集子弟们“讲论文义”。
有一次,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的子侄们讲解文义。
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他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的侄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比拟。”
他的侄女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听后高兴地大笑起来。
凭借“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雪故事,人称谢道韫“咏絮之才”,在《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是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齐名的才女。
在适婚的年纪,嫁给书圣王羲之次子王凝之。
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太守时,抵御卢循、孙恩之乱,城破被抓。王凝之及其子女被擒。
无一肯降,据说,都殉国。而轮到谢道韫时,孙恩赦免了她。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就算是弃城逃跑的古代守城官员,就算被朝廷抓到追究责任:
也只罪责他一人。很少有问罪至死,多是贬官,谈不上牵连家人。
古代刑法上有株九族,实际颁布就只有株三族,具体实施大概还要酌情递减。
一般都是只诛首恶,罪不及妻小。所以,这些动乱造反,这片土地上盗亦有道,断不至于此。
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其父王羲之还活着,想来也只有一句话:“谁叫他是王羲之的儿子了。”
历史上只说王凝之为会稽太守时,抵御卢循、孙恩之乱,城破,王凝之死,并未提及他的子女们。
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没有改嫁。颇有文才,所著的书,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