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存善(1 / 9)
就像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黄皮子讨封”的故事,黄大仙成仙有一道关,需要“讨封”,顶着一块牛粪,装作了人模样,问一个田间的老农:“你看我像不像一个人?”老农看了它一眼,回答说:“我看你像个寄吧。”然后,黄大仙的一身修为就付之东流了……
这个故事里的“老农”似乎很坏,因为只是一口便宜话的事情,他竟都不愿意。
一句话,就坏了别人的百年修行。
但事实如此否?
事实上,是老农并不能知道这一个黄大仙成仙之后,是好是坏。
如果是善,那一语成谶,他这一语的功德也只是一语。
如果是恶,那这一语成谶,便是给杀人者递刀,给土匪望风,帮着流氓捆住妇女……一旦他封出的大仙是坏的,那一切孽,就都会算在他的头上。
且退一万步,孽不算在他的头上,那也不知多少人会因他一句话而受到伤害,甚至冤屈而死。
这里的因果……太大、太大了。
所以,“我看你像个寄吧”的粗鄙之语,反倒是一种善良——
一句老话说“救急不救穷”。也正是这个道理。
如果这个黄皮子是来讨一口水,那喝了就是,讨一口饭,吃了就走,都没什么。
但“讨封”的意义本身,就是不一样的,这背后之别是仙凡,老农不知它是善是恶,自然是不能随意许,随意帮的。
一个人,你不知他职业、身份,不知他是好,是坏,舍一口吃喝,那没什么。毕竟一顿饭,影响不会大。
可相应的,若是要长期的资助,那就不一样了——那是改命。
涉及到了改命,就是要问这个人是什么人,品性怎么样的。
不然,他是坏的,那么作为资助之人,便会因为改了这个坏人的运数,让他的坏更大范围的污染,造成了更大的恶果,因而要经受更大的惩罚。
救急,是“好生之德”,不救穷,是“善良”。
只是,有一些人希望“善良”是软弱且毫无底线的,是退缩的,对象也是不分好坏的……
刻意的,滋滋不倦的通过各种的手段、渠道,去将善良扭曲、异化,变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