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1 / 3)
宋天虎把哥哥给的50多万交给父亲,宋梓清拿出6万元支付工人工资,其余的存起来作为希望公司的备用金。
整天在公司带人工作的宋梓清,明白劳动力是决定生产力,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但不是唯一源泉。财富不同于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创造价值的源泉只能是劳动。而财富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商品的自然属性。创造财富的源泉是多样的,除了劳动之外,至少还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土地、设备、原材料等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对社会财富创造做贡献。因此,劳动和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共同构成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致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应将生产力把握为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旨在对生产力实体(实践能力,例如劳动过程)的运动和构造进行越来越具有清晰度的系统性勘探与研究。
抽象的生产关系则凸显对从客体(发展)上折射出来的主体发展关系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由此使得生产关系实体(所有制关系)的历史运动的研究具有更加迫切的性质,它最终显露了实体的社会经济构造。
生产力即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者即是人。人在生产力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性质的主要标志,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并且是第一生产力”。
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的功能,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社会文化制度体制环境——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就是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快;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不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慢。
生产力系统结构的对称程度决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所以生产力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资源再生的结果,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生产力发展是增长向发展转化的中间环节。扩展资料按照“标准的马列主义”理解,生产力是一种能力,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等是生产力的要素,包括所有这些要素在内、并形成综合作用结果的生产力(作为一种能力)决定生产关系,即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根据“标准”理解,生产关系就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劳动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就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人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又把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称为生产关系,所以生产关系就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
接着按照唯物史观的解释就是,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并且最终要被新生产力所推翻,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就是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人即劳动者是最积极、最活跃和起主导作用的要素,首先,生产劳动活动是由人决定开始的,如果没有活的人去进行生产劳动,那么再好的生产工具和再多的劳动对象都是不能行的,都不会成为构成生产力的现实因素。由此可见,生产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有了地球就有的,而是人类进化的产物。
劳动者是指一个包括中小资产阶级、公务员、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工人、农民、渔民和手工业者在内的多阶级政治集合。具体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希望公司的员工达到二十多人,宋天虎从中选出两人做领班,他们在公司做了“新农人”,由农民变成农业工人,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称呼的变化,而是身份的变化。公司为他们买了“五险一金”之后,这些工人以后可以享受国家退休待遇,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工人们劳累了一天后,聚在一起畅所欲言,宋梓清说:“连日来大家辛苦了,晚上咱们在一起聚一聚,炖羊蝎子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