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开始上三年级(1 / 1)
上小学一二年级都是在村里上的,一年级是在本村,二年级是在隔壁村,按照以前的惯例,三年级是要开始在乡里的小学上,因为哑子的哥哥就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在乡里的小学上了。
哑子和他哥哥从小的时候学习成绩都比较好,那个时候每个学期都会根据期末考试的成绩,老师会给学生评比三好学生的奖状,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哑子的哥哥就每个学期都得了三好学生的奖状,哑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也都得了,哑子的哥哥比他高两三个年级,那个时候小学五年级制,哑子去乡里读三年级的时候,他的哥哥正好回到村子后边读初中,那个时候整个乡里的初中正好坐落在哑子家所在的村里,所以那个时候读初中是不用住校的,只要自己家里就行。那个时候整个乡里的到初中上学年里的都来村里这边的初中上学,有的远的,离得有十多里地。没到周日所有的中学生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有的骑自行车,有的同村的就做同学的自行车,有的是父母或者爷爷骑自行车送过来的,有的是走路过来的,离得近,或者是家里没有提供自行车的。原则上别的村的人是要住校的,但是也可以向学校申请,得到父母担保之后,可以在村里租个房子,自己在外边住,饭还是在学校食堂吃,在外边住方便一点,也有一些青春懵动的学生住外边,但是也不会太逾越雷池。或者在村里有亲戚的也可以直接申请在亲戚家里住,大姨家的儿子和哑子哥哥是同一个年级,所以大姨为了能更好的照顾,照看儿子,就让他的儿子明立在哑子家住了。
事实上,在哑子家里住,只让明立更好的出去上网吧玩游戏去了,那个时候一个星期大姨给他5块钱,明立基本得有一半的钱都用来上网吧了,网吧在乡里的街上,好几次网上上完晚自习,明立偷偷的从后门出去,跟着好几个人,也是租在别人的家的同学,晚上走两里地去上网吧,有的时候还通宵,大姨夫当过兵,哑子妈妈有一次在说完明立,但是明立还是没有悔改的意思之后,就把事情跟大姨i说了,那个周末回去,大姨夫就把明立给打了一顿,好像打的不是很轻,那个时候都是望子成龙,希望子女好好学习,那个时候,大姨家还有两个女儿,为了生个儿子,还交了不少罚款,也是难得一子,所以比较宠溺,也是比较的寄予厚望,那个时候网吧刚刚流行起来,另外的村里有个年轻人看到了机会,就在街上租了一个平层开了那个时候整个乡的唯一的一个网吧,知道十几年之后,也还是唯一的一个网吧,当时主要上网的都是学生,小学生,中学生,因为沉溺网吧,耽误了不少学生的学习,偶尔还有家长去网吧找老板闹事,职责网吧老板赚的是黑心钱,等你生不出来儿子,生个儿子没屁眼之类的话,那个时候因为网络刚刚流行,未成年人上网还没有网络的保护,后来明立因为上网影响了学习,没有考上县里的高中,去读了一个技校,但是技校也没好好读,过了一年说是幡然醒悟,不在沉迷网吧,把自己之前玩的游戏账号卖了,据说买了奖金五千块钱,这个数字对哑子来说不敢想象,但是后来想想,他花在网吧的钱肯定不止这个数字,都是大姨一家的血汗钱。
大姨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学校也很好,但是因为家庭条件有限,读完初中就没有让她读了,出去打工去了,去学了裁缝,大姨的二女儿,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也是很懂事,读完初中也出去打工了,有一次哑子还在上小学,不知道脑子抽什么神经,因为大姨的二女儿读初中的时候也是在哑子家住的,有一次早上,看到她下早读,照常到哑子家吃早饭,哑子突然来了一句,整天不干活白吃白喝。然后就上桌吃饭了,当时也不知道是不是针对大姨的二女儿说的,还是玩笑话,哑子刚端着饭去堂前吃饭,就看到大姨的二女儿有点苦了,我才不是白吃白喝,哑子当时没有反应过来,或者真的是随便说的,或者是不知道从哪儿学来的一句话,后来周日大姨二女儿返校的时候,带了一桶油,还带了一袋子米,也没说原因,就说大姨让带过来的。后来哑子妈妈一问才知道,哑子说错话了,把哑子叫过去教训了一顿,那个时候姐妹之间的感情是比父亲这边兄弟之间的感情深厚的多,因为儿子会相互分家产,女儿都是同样被嫁出去的,没有利益关系,纯粹的感情,相互帮忙。
话说回来,因为村里的学校老师没法支撑三年级到五年级的教育,所以三年级开始都要去乡里读小学,那个时候早上要早读,离得远的也要早读,早上要早起去学校,离哑子所在的村里大概有两里路,尽管都是大马路,但是要经过一个“山”,叫“平山”,说是山其实就是一个山脚下的一片森林,路的左边是一直连接着山上的树林,路的右边是一个村庄,户不多,不都十户,一个宗族之下的族人都在那住着,山有点阴森,是因为山往下的树林树木茂盛,而且乡里那边的人,好些去世的人都埋葬在这片山上,那个时候对于小孩子来说,只要埋过人的山都很恐怖,不敢靠近,过了山,下个坡,会过一个桥,叫溪桥,从山上水库留下来的水沟,稍微宽一点,修建了一座桥,据说以前有人从桥上跳下去过,而且有一次据哑子哥哥和同村的另外一个人说,他们有一次冬天的时候早上去上学的时候,天还没怎么亮,两个人远远的看见有一个火团一直在桥边上盘旋,他们说那个是“鬼火”,第二天他们两个人都发烧了,后来是两个人的妈妈带着他们去桥边喊了魂,才满满转好的。
更可怜的是,因为哥哥比哑子高三个年级,正好哑子去上三年级的时候,哥哥已经回村里上初中了,哑子只能和几个同龄的人每天早上相约着一起上早读,早上六点五十开始早读,因为年纪小,腿短,一公里的路得走大概半个小时才能走完,而且有的时候还是得小跑着去,夏天还行,天亮得早,但是冬天有的时候,尤其是深冬的时候,六点半都还没天亮,几个人有的时候还得带着手电筒,更坏的情况是早上下雨,下大雨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半父母就会骑车送小孩上学,而且会给他们一块钱,让他们在学校周边,等早读课结束之后就买点吃饭,这样就不会顶着雨,回家吃饭,然后再赶回去上课了。
那个时候,哑子其实还挺期待下雨,不用早自习结束后回家吃饭的,一个是因为时间赶,另外一个是因为终于有一块钱可以自由支配,当然还是得填饱肚子的情况下,那个时候最喜欢吃的肉包子和煎饼,煎饼一半是萝卜肉和包菜肉的,三毛钱一个,包子也是三毛钱一个,哑子一把都是买三个,吃的饱饱的,然后还剩下一毛钱,可以自己买吃的,最开心莫过于上学的路上捡到了钱,有一次见到了五毛钱,开心的第一天不舍得花,第二天买了一个鸡腿和三毛钱辣条,一共六根,给明志分了一根,给文光分了一根。
有一次,哑子把自己做的弹弓带到学校,后来被班上的一个好朋友看上了,下课放学后,那个同学问哑子能不能把弹弓卖给他,出价一块钱,哑子当时内心想的是,一个自己做的弹弓居然可以买一块钱,那简直是太可以了,那个时候弹弓是砍的树枝桠做的,皮是用自行车修六点偷来的自行车内胎剪成皮条做的,包子弹的地方是用破了的书包的背带,剪了一段,然后用火把两边烧了烧,一面抽丝,两边中间剪了一个洞,也用火烫了一下,一面抽丝,然后用扎钢筋用的小铁丝扎起来的,成本基本上算是没有,居然可以卖到一块钱,开心的卖给他了,赚了一块钱,别提多开心。内心还说,你千万别反悔……,当然那个同学家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带,跟着外公外婆生活,每个星期外婆都给他零花钱,一块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因为父母在外边打工,好像收入还可以,给的钱多点,也算是对于不能陪伴他长大的一点补偿吧。